从09年iPhone 3GS的发布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我仍然记得初见3GS时的震撼与心动。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智能手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一块“巨大”的可以窝在手上的可交互的屏幕;虽然如今看来,那只是一块很小的清晰度很低的触控反应还很不灵敏的屏幕,但那却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科技之于生活的力量。十年间,经历了从3G到4G到5G的变革,经历了从局域网到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发展,站在现在的科技之巅,向前看去,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可能以我们现在的经历不足以描绘出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但我想写一写我对未来的期盼。
万物互联与云计算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会接入互联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各种数据的数量还会持续地爆炸式增长。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智能终端所产生的的数据,需要交换、储存和处理,需要极大的储存能力、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成本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云计算正好解决了这一点。但在我看来,云端信息流应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与个体交互的终端,应该回归到最原始的功能即单纯的交互上去,终端负责给云端提供各种传感器的数据以作为计算的支撑,再将云端计算完成返回的数据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出来,终端本身不进行任何运算,所有的运算在云端完成。终端刨除了运算等繁杂的功能后,可以将有限的内部空间更多的用于优化设备的续航、交互体验,增大电池、配备相应的AR模组等,让设备可以提供多种交互的方式。我所期待的未来与人相交互的各种终端,应该是一台云计算主机的多个屏幕,可以在任何一个终端进行漫游,实时同步;每个人的终端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交换。
人工智能
回顾这一百多年,早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人们就在期望着机器人能像人一样的思考。在1900年出版的《绿野仙踪》中,作者描写了渴望有一颗心的铁皮人;再到50年代,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中,构建了一个史诗般的未来世界的架构,机器人可以独立思考、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助手,但同时因为他们过于独立的思想,也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威胁。这是文学作品中对机器能否思考的描写的开端。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迈出了实现机器思考这个可能的第一步,50年代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随后的几十年里,受限于硬件的限制和信息的缺失,人工智能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距离应用还十分遥远。进入21世纪后,随着硬件、软件、算法和数据的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强化学习、深度学习、深度对抗性神经网络的提出,让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变得丰富了起来。
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
Tesla的自动驾驶在目前已经商业应用的自动驾驶中已属于佼佼者,通过车身周围的多个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做到比人类驾驶员更好的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的能力,但是由于现实中情况复杂,面对天气、传感器故障及国内大城市复杂的交通情况等问题,自动驾驶的能力还亟待提高。而我认为,基于车对车通信(V2V)的车联网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现阶段自动驾驶面对的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在于当你是自动驾驶的车辆时,你周围的车辆并不是自动驾驶车辆,而V2V的作用在于让车辆之间进行互相交流,使得每个车辆都可以拥有一定范围内所有车辆的详图,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若使V2V系统可以与路边交通设施例如信号灯、限速标志、警示牌、提示牌等互联互通,那么对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智能交通系统进行道路分流决策也会大有裨益。
实时翻译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的不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之间的隔阂。早在上世纪90年代,道格拉斯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就构想了一种叫巴别鱼的工具,将它塞进耳朵中,它能连接到你的大脑,实时翻译银河系中的任何一种语言。虽然现在银河系漫游还没实现,但是在地球上有200多个国家一共7000种语言,如果有一个像巴别鱼一样的工具,能很好的解决地球上跨地区跨种族交流的问题。随着端对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实现,曾经饱受诟病的机器翻译的准确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现在已经有很多产品例如Google的Pixel Buds、Bragi的Dash Pro等推出了实时翻译的功能,但是这些产品都需要借助手机这一媒介完成操作,并且在翻译上存在着很大的延迟并且交互逻辑很复杂。我所期待的未来,实时翻译的工具应该小巧到只有一个耳塞大小,交流双方佩戴上后,AI可以智能识别出佩戴者接收到的信息并将其同步转换成佩戴者的母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单方面传递信息。
智慧建筑
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日趋成熟,受限于材料行业的发展,建筑的单体高度已经基本上触及到了天花板,在建筑行业思考如何将建筑做的更深拓展城市的地下空间的同时,他们也在思考着如何让建筑在智能程度上更加跟得上科技的发展。中国国家标准GB 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中对智能建筑有如下定义:“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简而言之是让建筑也有生命而不再只是冰冷的建筑,让建筑也可以与人交互。
2000年左右提出的BIM技术,给智慧建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支撑,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在这一信息库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终端、传感器进行信息的汇集,而后通过处理系统分析,再把指令分发给各个终端,建筑就活起来了。在我的期待中,未来的建筑中所有的设施和系统都可以相互关联并彼此影响,让数据信息在互联设备之间不受限制的流动和被利用;同时应当通过这些技术和工具,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和安全感,节约用户的时间,节省能源的消耗。
尾声
站在现在回望这十年间技术发展的历程,充满着坎坷曲折但也不断的在给我惊喜。虽然万物互联还受限于信息传输成本等问题的困扰,自动驾驶还有很多技术、道德及法律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实时翻译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终端的便携性都是仍需翻越的大山。但是我对科技的发展充满信心,对可以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过去的十年尚且如此辉煌,那未来的十年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震撼呢?
1
1
1
1
1
555
1
1
555
555
1
1
555
1
1
1
1
1
1
555
1
1
1
55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55
1
1
1
1
555
1
555
1
1
1
1
555
1
1
1
1
555
1
1
1
1
555
1
555
1
1
1
1
555
1
1
555
555
1
1
555
1
1
1
1
1
1
1